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分析现有模型并结合各国试验结果,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极限状态法和分项系数法2种再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设计方法,并对再生混凝土梁使用寿命进行了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增大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再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以明显提高再生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受力状态、钢筋位置对再生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再生混凝土中钢筋开始锈蚀对结构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和再生混凝土的不同受力状态,提出了上海地区再生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
推荐文章
浅析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设计
方法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界面改性剂
耐久性
水工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要点探讨
水工混凝土
强度
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与发展
混凝土
耐久性
钢筋锈蚀
抗渗
展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再生混凝土碳化模型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来源期刊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碳化模型 结构耐久性设计 可靠度分析 最小保护层厚度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528.57
字数 53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2049.2008.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建庄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221 7606 47.0 81.0
2 雷斌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12 420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20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24)
二级引证文献  (21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6(37)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7(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8(4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9(3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20(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再生混凝土
碳化模型
结构耐久性设计
可靠度分析
最小保护层厚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2049
61-1442/TU
大16开
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内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97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