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塔里木盆地西部的吐木休克断裂带是中央隆起(前身是晋宁期碰撞造山带)的次级单元巴楚断隆与北部坳陷的次级单元阿瓦提凹陷之间的分界.本文以大量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证据,证明它是一条内部结构复杂且切穿地壳的深断裂.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恢复了断裂发育史,指出它经历过三期重大的冲断活动,分别发生在加里东期、海西期和新近纪.新近纪的冲断与巴楚断隆的南界断裂带有相同的构造样式,可分为两幕:中新世的冲断受制于南天山前陆冲断带的向南扩展,更新世的冲断主要受制于西昆仑前陆冲断带的向北扩展.吐木休克断裂带的东西走向段和北西走向段的构造特征尚有若干差异,前者在加里东期活动较强,反映了构造的继承性;北西走向段则是加里东期出现的新生构造,在海西期进一步发展,更新世时因被卷入西昆仑的前陆冲断作用,表现出强烈而复杂的变形.
推荐文章
塔里木盆地吐木休克断裂带的研究
逆冲走滑断层
构造特征
形成时间
吐木休克断裂带
塔里木盆地吐木休克构造带断裂构造分析
吐木休克断裂
基底卷入型
楔状冲断构造
第四纪正断层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与相邻褶皱带的区域构造演化
塔里木盆地
区域构造演化
相邻褶皱带
塔里木盆地西部巴楚断隆南界断裂带的主要特征和构造演化
冲断构造
剪切变换构造
“盆”“山”耦合
白垩纪-新生代
巴楚断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塔里木盆地西部吐木休克断裂带的主要特征和构造演化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吐木休克断裂带 构造边界 地球物理场 三期冲断 东西两段差异 北西向新生 构造 塔里木盆地西部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9-227
页数 19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128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63-5020.2008.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德丰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0 973 16.0 30.0
2 吴根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73 2104 28.0 44.0
3 刘和甫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18 820 11.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3)
共引文献  (548)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47)
二级引证文献  (336)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9(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2(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3(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4(5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05(5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06(4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7(24)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2(4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3(3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4(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5(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6(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7(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8(4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9(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20(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吐木休克断裂带
构造边界
地球物理场
三期冲断
东西两段差异
北西向新生
构造
塔里木盆地西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