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国家建设"与"市民社会"这两个概念在实证社会理论中有广泛的根基,但在外援的语境里都带上了强烈的规定性色彩.市民社会虽是一个规范性概念,却可指称完全不同的事物,在外援语境中至少可分为四种模式.而"国家建设"如今所包含的规范性观念,则因市民社会的不同模式而异.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国家建设都面临严重的问题,有些是内在的,有些是外在的.国家建设外有规模问题,全球化大有压过国家建设之势;内有民间交流问题,内部互动的结果未必总是有利于国家建设.
推荐文章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中国社会建设
马克思
市民社会
社会建设
强国家 - 强社会
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启示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国家治理体系
现代化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和谐法治建设
市民社会理论
和谐法治
民主
人权
我国农村市民社会建设的途径及其整合
农村市民社会
农村建设
农民合作组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国家建设和市民社会之教训
来源期刊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10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治·J·麦考尔 1 0 0.0 0.0
2 黄觉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季刊
1002-4913
11-1212/C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泰达时代中心11-12层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8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