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循环伏安法对固态原位电还原TiO2制取Ti的阴极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固态原位电还原TiO2制取Ti的电解机理.研究发现,固态TiO2原位直接电还原为Ti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为可逆、产物不溶的二电子反应,即Ti(Ⅳ)+2e=Ti(Ⅱ);第二步同样为可逆、产物不溶的二电子反应,Ti(Ⅱ)+2e=Ti.同时,在电解温度下,CaCl2熔体中存在着少量CaO.Ca2+在阴极放电析出金属Ca,即Ca2+2e=Ca,生成的金属Ca热还原TiO2生成金属Ti.固态原位电还原TiO2制取Ti是TiO2的直接电还原与Ca热还原TiO2共同作用的结果.
推荐文章
TiO2/石墨烯光催化还原去除Cr(Ⅵ)的研究
二氧化钛
石墨烯
光催化
太阳光
碳热还原法制取Ti(C,N)的热力学原理
Ti(C,N)
碳热还原
热力学
Ti基CO2光催化还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二氧化钛
光催化还原
二氧化碳
工业烟气
MnOx/WO3/TiO2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机理的原位红外研究
MnOx/WO3/TiO2催化剂
原位红外
NH3-SCR脱硝机理
制备
吸附
活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固态原位电还原TiO2制取Ti的阴极还原过程
来源期刊 材料与冶金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固态原位电还原 循环伏安 钙热还原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制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7-272,28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F823|TF801.1
字数 51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620.2008.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延安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26 148 7.0 11.0
2 陈建设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32 388 12.0 19.0
3 关长龙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钛
固态原位电还原
循环伏安
钙热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与冶金学报
季刊
1671-6620
21-1473/TF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东北大学114信箱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5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1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