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鲎抗内毒素因子模拟肽REMP2体外中和内毒素及抗菌活性的作用. 方法以多黏菌素B(PMB)为阳性对照,将REMP2、PMB与内毒素/脂多糖(LPS)溶液混合,使REMP2、PMB反应终浓度分别为100.00、10.00、1.00、0.10、0.01μmol/L,LPS为1 EU/mL.测定各溶液中LPS浓度,计算其中和率;以等渗盐水(NS)作为对照,分别将REMP2及PMB配制成10、20、40、80 μmol/L溶液,LPS配制成100μg/L,分别作用于LPS刺激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将REMP2加入大肠杆菌标准菌株菌液中,终浓度为40μmol/L,于加入后10、20、40 min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大肠杆菌的形态学变化. 结果浓度为0.10、10.00、100.00μmol/L的REMP2对LPS的中和率与阳性对照的PMB值相近(P>0.05);浓度为10、20、40、80μmol/L的REMP2作用于细胞后,其TNF-α含量[(1175-4-162)、(859-4-122)、(645±142)、(489±102)ng/L]均低于对照组[(3463±218)ng/L,P<0.01].REMP2作用后透射电镜下大肠杆菌内外膜变模糊、毛糙,菌体肿胀,胞质空泡变性. 结论 REMP2具有良好的中和LPs活性及杀菌作用.
推荐文章
鲎抗内毒素因子模拟肽4的体外生物活性实验研究
鲎抗内毒索因子
模拟肽
内毒素
TNF-α
抗菌药物诱导内毒素的产生及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菌药物
内毒素
体外实验
动物模型
临床应用
抗内毒素药物
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进展
内毒素
革兰氏阴性菌
菌血症
大蒜黄酮的分离及抗内毒素活性的评价
大蒜
黄酮
抗内毒素
活性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鲎抗内毒素因子模拟肽REMP2体外中和内毒素及抗菌活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内毒素类 鲎抗内毒素因子 模拟肽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烧伤感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25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8.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培元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药剂科 119 736 16.0 21.0
2 任建东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药剂科 11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毒素类
鲎抗内毒素因子
模拟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