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泽泻田节肢动物各类群的物种数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A(传统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CK)的物种数明显少于其他栽培模式,其物种数可相差6~8种;在个体数量上,模式A(CK)> 模式B(传统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 > 模式C (垄畦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 模式D(垄畦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模式A(CK)的个体数量比模式D的高出9 035.由此说明,通过改变生境可以达到调节泽泻田间节肢动物种群的效果,其中,采用模式D则既可显著控制泽泻田间害虫种群的发生量,又可有效培育和营造天敌及中性昆虫种群,体现出具有持续控制害虫种群的独特优势.
推荐文章
不同间作模式玉米田天敌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玉米
天敌
节肢动物
群落特征
间作模式
云南
转BADH基因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转BADH基因稻
节肢动物群落
多样性指数
均匀度
优势集中性
不同生境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动态
枣园
节肢动物
群落
动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栽培模式对泽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泽泻 栽培模式 节肢动物群落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植树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0-2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35
字数 49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384.2008.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葛有茂 漳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7 20 3.0 4.0
2 卢刚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 11 2.0 3.0
3 张宏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7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泽泻
栽培模式
节肢动物群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相关基金
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申报项目有农业、环保、机电、海洋、生物、新材料等10多种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