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恢复社会正义理论、权利的公力救济理论、利益权衡理论与效益价值理论等足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基础.在中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刑事立法应当在遵循取得公理和公平待遇,以犯罪人赔偿为主、以国家补偿为辅、国家补偿的有条件性、国家补偿程序的公正性、补偿的力度与损害的程度相适应等原则的前提下,就补偿的主体范围、补偿的对象和限度、补偿的决定机关、补偿的程序等问题做出规定.
推荐文章
刑事被害人程序权利的缺失与平衡
刑事被害人
程序权利
被害人诉讼权利
诉讼地位
平衡
权利救济
发展历史
刑事诉讼
刑事司法活动中未成年被害人保护
刑事司法
未成年人被害人
保护
试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之完善
刑事被害人
社会救助
救助指引
救助网络
刑事和解对制度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启示
刑事诉讼
刑事和解
被害人权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构建中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思考
来源期刊 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法学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国家补偿 必要性 可行性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8-407
页数 20页 分类号 D9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10.1007/s11463-008-0018-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刑事被害人
国家补偿
必要性
可行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法学前沿
季刊
1673-3428
11-5742/D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5层
eng
出版文献量(篇)
55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