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数据,结合流域内长系列年降水量资料,探讨黄河干流沿程水沙的历史变化情况.通过对17个雨量站长系列降水量资料的分析,认为气候不是黄河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黄河年径流量沿程降低,而且愈往下游降低的幅度愈大,这主要是引水量增加和水土保持措施引起的;中下游沙量明显降低,降低的幅度沿程增加,这主要是水土保持、水利枢纽建设及其对水沙量的调节、上游引水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和水库运行方式的改变引起了沙量的突变.分析还表明,黄河利津站年水沙量自20世纪50年代的474亿m3和14亿t大幅度减少至2000年以来6年的平均值132亿m3和1.5亿t,给黄河口的演变带来很大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推荐文章
黄河干流水沙关系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黄河干流
水沙关系变异
来沙系数
影响因素
近60年黄河干流水沙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黄河
水沙变化
径流量
输沙量
驱动因素
黄河干流宁夏段沿程水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水资源
灌溉
水量
黄河上游
宁夏
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水沙变化及冲淤特性
水沙变化
冲淤特性
小北干流
黄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干流沿程水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河 水沙变化 降水量 径流量 输沙量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P333.4|TV143+.4
字数 67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08.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兆印 149 2664 28.0 44.0
5 刘成 32 845 13.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1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170)
二级引证文献  (218)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2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3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8(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9(5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20(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
水沙变化
降水量
径流量
输沙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双月刊
1006-7647
32-1439/TV
大16开
南京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内
28-2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08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