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钻井液与完井液       
摘要:
针对辽河油田钻井废弃液为水基、油基钻井液混合液的特点,采取了一套既有效又经济的处理工艺流程.根据破乳和絮凝的机理,选出了处理工艺流程主要用到的化学试剂--破乳剂和絮凝剂的种类及相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加入18 mg/L小阳离子,在60℃下破乳,回收60%以上的油,除油后的固液两相混匀,加入20 mg/L的Cma351和1500 mg/L硫酸铝进行絮凝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处理技术能使废弃钻井液中的油、泥、水三相得到有效分离,使污泥量减少,出液污染物含量有很大改善,处理后固相基本符合国家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基本上解决了辽河油田废弃钻井液的处理排放问题.
推荐文章
油田钻井液技术及其废弃液的处理
钻井液
无害化
废弃处理
辽河油田浅海钻井液技术
抑制性钻井液
浅海钻井
海水
KCl
井眼稳定
井眼净化
环境保护
油田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
废弃钻井液
微电解
催化氧化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究
油田
废弃钻井液
无害化处理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河油田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
来源期刊 钻井液与完井液 学科
关键词 废弃钻井液 絮凝处理 混凝剂 防止地层损害 环境保护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923|TE91.0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620.2008.0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绍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研发中心 42 657 15.0 24.0
2 闫光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研发中心 15 338 9.0 15.0
3 孟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研发中心 2 5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61)
二级引证文献  (166)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4(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废弃钻井液
絮凝处理
混凝剂
防止地层损害
环境保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钻井液与完井液
双月刊
1001-5620
13-1118/TE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