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地质历史中,区域大地构造和区域古地貌单元的不同特征是控制沉积相带展布及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东吴运动形成的泸州古隆起是影响本区沉积相带展布的重要因素.早、中三叠世时,泸州古隆起的高部位向南延伸到太和场以南,宝元以北一带.宝元、龙爪等构造处于泸州古隆起东南部斜坡上,而宝元构造处于古隆起东南部斜坡上部,龙爪构造处于古隆起东南部斜坡中部.此古地貌格局,与区域海平面升降一起,控制了早三叠世沉积相带展布和地层厚度.在古地貌高的隆起区域,由于水体开阔、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强,沉积了有利于形成储集体的滩相沉积物(生屑滩、砂屑滩、鲕粒滩等).从泸州古隆起的高部位向古隆起的斜坡区,地层厚度逐渐增大,沉积物向粒度变细、颜色加深的特征相变.
推荐文章
泸州-开江古隆起对川东三叠纪成盐成钾环境的控制作用
杂卤石
石盐
三叠系
川东
泸州-开江古隆起
楚雄盆地东部晚三叠世沉积环境
楚雄盆地
晚三叠世
沉积环境
云南
豫西宜阳地区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沉积记录及其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
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
古环境
古气候
河湖相沉积
江西萍乐坳陷带西段早三叠世地层划分与对比及沉积环境分析
萍乐坳陷带西段
早三叠世
地层划分与对比
沉积环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泸州古隆起对贵州赤水地区早、中三叠世沉积环境和相带展布的控制
来源期刊 沉积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泸州古隆起 沉积环境 相带展布 早、中三叠世 贵州赤水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沉积与能源、矿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3-59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512.2
字数 761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廷山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11 1334 20.0 32.0
2 兰光志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1 260 9.0 11.0
3 姜照勇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3 447 14.0 20.0
4 黄世伟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2 198 9.0 13.0
5 谢刚平 3 30 2.0 3.0
6 胡东风 5 70 4.0 5.0
7 陈晓慧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4 205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211)
二级引证文献  (155)
198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3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9(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20(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泸州古隆起
沉积环境
相带展布
早、中三叠世
贵州赤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54-4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5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2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