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借助X射线衍射应力分析仪、球-盘式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工具,考察了已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场与X射线衍射线半高宽分布特征,研究了高强度钢工件高速切削强化表面的摩擦学性能,探讨了强化表面的摩擦学性能与表面强化特征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合理的高速切削强化工艺能够有效提高高强度钢材料的滑动摩擦学性能;残余压应力场的作用深度是决定加工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关键强化特征指标;位错密度增加和晶粒细化是提高强化表面耐磨性能的主要因素;高速切削强化表面的主要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塑变磨损以及疲劳磨损等磨损机理.
推荐文章
40CrNiMoA钢表面复合强化后高速干摩擦下的磨损性能
复合强化
高速干摩擦
磨粒磨损
IBED瞬态电能
表面织构化改善摩擦学性能研究综述
表面织构
流体动压效应
二次润滑
数值分析
综述
高速切削超高强度合金钢时次表面层组织特性研究
难加工材料
高速切削
塑性变形
堆积层
过度回火马氏体
提高材料摩擦学性能之稀土表面工程
稀土
表面改性
摩擦磨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速切削强化表面(HSMS)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摩擦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强度钢 高速铣削 滑动摩擦 残余应力 半高宽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2-5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506.1|TH117.3
字数 37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4-0595.2008.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世运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166 3311 30.0 51.0
2 赵文祥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39 390 12.0 18.0
3 龙震海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32 342 10.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强度钢
高速铣削
滑动摩擦
残余应力
半高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摩擦学学报
双月刊
1004-0595
62-1095/O4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天水中路18号
54-4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4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98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