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为探讨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手术治疗设计方法与效果.方法 28例患者采用改良parks5-6-7-8法加减的原则,对头位扭转角、合并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一次矫正,而转角的手术量设计在注视眼上,面转角矫正后带来的斜视度变化与原斜视度叠加或抵消后,把矫正斜视的手术量设计在斜视眼上.结果 28例患者术后观察324个月,原在位双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2-4行,原在位眼颤明显减轻或消失,代偿头位基本消失者26例(92.8%),所有伴斜视的患者外观矫正效果满意.结论 我们的体会是手术前明确注视眼,中间带位置,而转方向及角度,斜视性质及斜视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正确设计手术前提.parks法适合矫正代偿头位15°的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推荐文章
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疗效观察
先天性眼球震颤
斜视
手术治疗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的检测与治疗
眼震,先天性/诊断
眼震,先天性/外科学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合并水平斜视的手术治疗
眼球震颤
先天性
特发性
手术
斜视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合并水平斜视的手术治疗体会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水平斜视
手术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手术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实用防盲技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改良patks法 手术疗效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7
字数 18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835.2008.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祥哲 安徽省毫州市工人医院眼科 1 0 0.0 0.0
2 扬万锋 安徽省毫州市工人医院眼科 1 0 0.0 0.0
3 张侠 安徽省毫州市工人医院眼科 1 0 0.0 0.0
4 景成英 安徽省毫州市工人医院眼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天性眼球震颤
改良patks法
手术疗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防盲技术
季刊
1673-3835
34-1292/R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路17号安徽省立医院内
26-21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