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方固有自由主義傳統,然視寬容爲美德,則甚爲後起,更無論價值多元論也.傳統中國二千餘年來,所重者乃“大一統”,似不應視價值爲多元.然細察先秦以來思想之史,可知殊爲不然.孔子所謂和而不同,所謂無適無莫,義之與比,意謂道者,當與變爲體,不可豫設.莊子於此,所見更深,其所謂因是,所謂兩行,所謂循斯須,所謂有爲也欲當,則緣於不得已,正是價值多元之見.雖於人類認知能力之局限,了解至切,然同時又以爲,於一定範圍内,人須盡力求知,不可模糊.要之,道家莊子一派,雖持認識多元之見,然一如現代思想史家伯林(Isaiah Berlin),絶非持相對主義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