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地震剖面显示华北盆地发育为手风琴式演化史,大体上形成有三层"断一坳"结构:(1)中新元古界的"断"古生界-三叠系的"坳";(2)侏罗系的"断"上白垩统的"坳";(3)古近系的"断"新近系的"坳".断陷与坳陷分别由拉张与挤压应力场所致,这种应力场的变化是由相邻洋壳板块俯冲倾角由小到大的变化所引起的.由于地壳的多旋回运动,多次发生构造沉积演变,构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多领域、多种圈闭类型的油气藏,从中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各断陷-坳陷结构的盆地都有可能形成油气藏的地质条件.
推荐文章
塔里木盆地地震剖面地质解释及其构造演化
盆地演化
构造应力
侵蚀面
俯冲作用
地震剖面
塔里木盆地
Lake Chad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地震资料
断裂
构造演化
Lake Chad盆地
龙门山构造带北段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龙门山
推覆体
断层
构造类型
地震勘探
地震解释
地震勘探技术对四川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区域沉积作用的推定
四川盆地
地震勘探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史
克拉通盆地
应力环境
沉积控制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北盆地地震剖面地质解释及其构造演化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盆地演化 构造应力 侵蚀面 俯冲作用 地震剖面 华北盆地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0-840
页数 21页 分类号 P631.4|P548
字数 125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08.05.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89)
二级引证文献  (12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盆地演化
构造应力
侵蚀面
俯冲作用
地震剖面
华北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