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猴子包危岩体位于巴东县信陵镇火焰石村长江右岸.危岩体由包含层间错动带等软弱夹层的层状灰岩组成,下伏煤系软岩,具有上硬下软的结构;西侧陡崖下部采煤,斜交坡面的陡倾角裂缝将陡崖切割成链条式块状结构,发生多次崩塌.结合本区发生的崩塌,分析了猴子包危岩体形成发育的环境地质条件、变形失稳的机理和力学模式;运用力学图解的方法对危岩体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预测.研究认为,危岩体在自然状态下是稳定的,在地震及动水压力作用下不稳定,破坏方式为倾倒,视倾角αs(合力角)达到临界倾角α0是危岩体从变形到倾倒崩塌的拐点.
推荐文章
链子崖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锚固工程优化设计
三峡库区
预应力锚固
地质灾害
滑坡
优化设计
擎天峰危岩体稳定性研究
地质灾害
危岩体
形成机制
破坏模式
软弱基座
稳定性分析
危岩楔形块体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动力稳定性
变形失稳
危岩楔形块体
静力解析法
赤平极射投影FLAC3D
河北阜平县石滩地村危岩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
危岩体
崩塌
变形破坏模式
稳定性
阜平石滩地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猴子包危岩体变形机理及稳定性预测
来源期刊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猴子包危岩体 上硬下软 变形机理 稳定性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灾害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3
页数 8页 分类号 R642.2
字数 56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701.2008.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轩明 16 153 8.0 12.0
2 陈立德 14 105 6.0 10.0
3 董好刚 4 39 3.0 4.0
4 刘广宁 3 3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5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猴子包危岩体
上硬下软
变形机理
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季刊
1007-3701
42-1417/P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大道69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6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