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西方针刺疗法的核心激痛点(trigger point)理论与传统针灸学的腧穴理论有太多的相似.经比较发现,超过92%的激痛点(235/255)与腧穴在解剖部位上相对应,而79.5%针灸穴位所主治的局部疼痛与其对应的肌筋膜激痛点相似.激痛点与腧穴均可以引发类似的线性感传,其中二者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达76%,部分一致为14%;其次,二者均可主治内脏性症状,如腹泻、便秘、痛经等.因此,二者在解剖位置、临床主治、针刺引起线性感传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的相似性.
推荐文章
传统针灸与西方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异同探讨
中医针灸
西方针刺
慢性疼痛
讨论西方针刺方法和传统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异与同
西方针灸
传统针灸
慢性疼痛
异与同
《甲乙经》腹部腧穴针刺深浅及其在腹针疗法中的意义
腹针
针灸疗法
<甲乙经>
针刺深浅
腧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方针刺疗法之激痛点与传统针灸腧穴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针灸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疼痛感受器 取穴/方法 针刺穴位 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经络与腧穴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9-3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24
字数 477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增福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6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疼痛感受器
取穴/方法
针刺穴位
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针灸
月刊
0255-2930
11-2024/R
大16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5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2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32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