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假病毒小鼠感染模型.方法 将密码子优化的HPV衣壳蛋白基因表达质粒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48 h后收集裂解细胞,收获假病毒,并对假病毒滴度进行测定.试验小鼠皮下注射甲羟孕酮醋酸酯,4d后阴道灌注壬苯醇醚.9,并在6 h后阴道灌注假病毒,7d后阴道灌注荧光素酶底物,并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制备了3种型别(HPV16、HPV45和HPV58)的假病毒,其滴度分别为3.7×108TU/ml、1.5×108TU/ml和1.2×108TU/ml.在3种假病毒感染的小鼠体内可见发光区域,其荧光信号强度分别为1.779×106p/s、5.738×105p/s和1.829×106p/s.结论 成功建立了HPV16、45和58型的小鼠感染模型,为HPV感染干预研究、疫苗评价及预防药物的筛选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人乳头状瘤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
人乳头状瘤病毒
妊娠
母婴传播
新生儿
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进展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检测
牛乳头状瘤病诊断及其病毒基因型分析
牛乳头状瘤
诊断
基因型分析
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及预防对策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感染
相关因素
预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乳头状瘤病毒16、45和58型假病毒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假病毒 感染模型 壬苯醇醚-9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病毒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1-79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
字数 33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4-5101.2008.09.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佑春 92 755 12.0 23.0
2 吴雪伶 8 18 3.0 3.0
3 聂建辉 15 59 5.0 6.0
4 邵荣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32 159 7.0 11.0
5 何红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7 18 3.0 4.0
6 张春涛 27 90 5.0 7.0
7 樊金萍 6 3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乳头状瘤病毒
假病毒
感染模型
壬苯醇醚-9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月刊
0254-5101
11-2309/R
大16开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二路38号
2-5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5
总下载数(次)
1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