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药穴指针疗法改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症状疗效可能机理.方法:70例GERD患者予药穴指针疗法:即治疗操作者每次以适量棉花缠指后,沾少许药液涂敷患者双侧足太阳膀胱经肝俞、胆俞、胃俞及脾俞穴位上,先后按揉法、扪法及捏法进行操作;每次操作15 mim,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入选时有明显下降(P<0.05),总体疗效显示,有效率97.1%,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药穴指针疗法中医特色显著,疗效突出,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易为患者所接受,为GERD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推荐文章
药穴指针疗法治疗60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药穴指针疗法
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时间
疗效
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药穴指针疗法
胃食管反流病
疗效
夹脊通督针刺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针刺疗法
胃食管反流
肝胃郁热
穴,夹脊
穴,至阳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左金丸
舒降散
埃索美拉唑
中医药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症状 药穴指针疗法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针灸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71
字数 20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431.2008.04.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健 167 935 16.0 22.0
2 朱初良 广西柳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 17 232 8.0 15.0
3 谢胜 广西柳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 43 440 11.0 20.0
4 蒋应玲 广西柳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 12 105 5.0 10.0
5 张志杰 广西柳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 9 112 5.0 9.0
6 杨文革 广西柳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 8 73 4.0 8.0
7 颜春艳 广西柳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 12 145 5.0 12.0
8 梁宜深 广西柳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 2 59 2.0 2.0
9 宁庆云 广西柳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 3 6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6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食管反流病
症状
药穴指针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7785
36-1331/R
大16开
南昌市阳明路56号
44-79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1952
相关基金
广西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xi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