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原油降解气是指原油在厌氧微生物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次生型生物气.作为非常规气藏之一,原油降解气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而相关研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因此,研究其生气机制及其地化特征,建立原油降解气的地球化学判识指标,并指出勘探前景,对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和原油降解气的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发现:原油降解气主要通过二氧化碳还原生成甲烷;中-低矿化度的NaHCO3型或CaCl2型地层水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及其对原油的降解进而生成甲烷.原油降解气形成的油层温度低于80℃,埋深一般小于2 500 m;对应原油的成熟度为低-中等成熟.原油降解气具有碳同位素轻、天然气组分干、氮气含量较高,同时含少量二氧化碳和氢气,并具有储层时代新、能大规模聚集成藏的特点.结论认为,我国具有较大的原油降解气勘探潜力.
推荐文章
原油裂解成气模拟实验、产物特征及其意义
原油
裂解
变化
形成
天然气
模拟试验
压力
组分
同位素
毒死蜱降解菌降解特性及其降解条件优化
毒死蜱
降解菌
降解特性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分析法
原油降解微生物的16S rDNA序列研究
原油
近红外光谱法
16S rDNA
生物降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油降解气的形成条件及其特征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稠油 厌氧降解 气藏形成 机理 生物气 勘探评价
年,卷(期) 2008,(11)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08.1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水昌 177 7529 52.0 79.0
2 金强 79 926 18.0 25.0
3 朱光有 105 5024 43.0 68.0
4 王政军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2 213 8.0 12.0
13 王政国 1 2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77)
二级引证文献  (86)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稠油
厌氧降解
气藏形成
机理
生物气
勘探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