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ic intestinal tumour,GIST)的生物学性质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为临床判断GIST的良、恶性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本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8例GIST病例的资料.本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18~73岁),平均55.2岁.38例GIST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对切除标本进行横径检测、光镜下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38例病人切除肿瘤中,26例良性,肿物平均直径3.16cm;5例潜在恶性,平均直径5.25cm;7例恶性,平均直径9.17cm.光镜下细胞形态分类:梭形细胞为主型21例,上皮细胞为主型12例,混合细胞型5例.良性组肿瘤无明显出血、坏死,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少见.恶性组肿瘤组可见出血坏死,细胞丰富,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多见.38例行以下五个免疫组化指标测定:其中CDll7阳性者32例,CD34阳性者31例,Vimentin阳性者28例,S-IOO阳性者15例,SMA阳性者10例.结论:GIST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CDll7和CD34阳性标记是确诊GIST最有价值的免疫标记物.GIST的恶性程度与肿瘤是否出血坏死、大小、核分裂数密切相关,而与发生部位、性别、年龄、免疫表型无关,免疫表型与肿瘤部位也无关.
推荐文章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钡餐造影
CT
MRI
胃肠道间质瘤的64排螺旋CT影像特征与病理
胃肠道间质瘤
64排螺旋CT
影像
病理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胃肠道肿瘤
间质瘤
病理学
免疫组化
胃肠道间质瘤41例临床分析
胃肠道间质肿瘤
诊断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性质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
来源期刊 青海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病理 免疫组化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0.2
字数 261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丰梅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35 64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肠间质瘤
病理
免疫组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医药杂志
月刊
1007-3795
63-1018/R
大16开
青海西宁市南川西路69号
56-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77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4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