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定位观测并引入土壤水分有效性标准,对黄土高原刺槐林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坡向和不同时期土壤储水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南向北,土壤储水量有效性递减,刺槐林0~600cm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淳化和延安表现为中效,延安为轻度亏缺;米脂表现为难效,为中度亏缺.在不同坡向间阴坡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最高,阳坡最低,半阴坡和半阳坡介于二者之间;在1~8月份土壤水分的有效性逐渐降低,9~12月土壤水分得到恢复,有效性提高.
推荐文章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水分坡面变化的影响
土壤水分
坡面
刺槐林
撂荒地
黄土高原
甘肃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气候特征
甘肃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
气候变化
黄土高原刺槐林细根生长与土壤水分的耦合关系
黄土高原
刺槐
细根生长
土壤水
耦合模型
植被建设对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影响
土壤水分
植被建设
黄土高原
Meta分析
CiteSpace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原坡面刺槐林土壤水分有效性分析
来源期刊 灌溉排水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刺槐林 土壤水分 有效性 黄土高原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6
页数 3页 分类号 S152.7
字数 22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秦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26 319 11.0 17.0
2 王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30 2225 23.0 4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1)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刺槐林
土壤水分
有效性
黄土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灌溉排水学报
月刊
1672-3317
41-1337/S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宏力大道东380号
36-6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1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