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吐依洛克组化石罕见,以前依据岩性将其定为晚白垩世.郝诒纯等(2001)、郭宪璞(1990)根据在该组所产的有孔虫、介形虫等化石组合,将该组时代划为古新世,并将白垩系与古近系界线划在该组与依格孜牙组之间.本次在该组命名剖面-吐依洛克剖面上部岩性段发现了20余种沟鞭藻化石,增添了新的古生物门类和生物地层材料,这是带有白垩纪与古近纪过渡色彩的沟鞭藻化石组合,其所反映的古环境是温暖的近岸滨海-浅海环境.
推荐文章
柴达木盆地始新统沟鞭藻及其油源意义
沟鞭藻
烃源岩
下干柴沟组
始新统
柴达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吐木休克断裂带的研究
逆冲走滑断层
构造特征
形成时间
吐木休克断裂带
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沙拐枣群落特征
塔里木沙拐枣群落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指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深层气勘探潜势
塔里木盆地
深层气
烃源岩
储盖组合
勘探潜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塔里木盆地吐依洛克组发现沟鞭藻化石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沟鞭藻化石 吐依洛克组 塔里木盆地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4-820,图版Ⅲ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
字数 62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371-5736.2008.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孝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98 1742 22.0 36.0
2 郭宪璞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2 428 12.0 19.0
3 王大宁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3 90 6.0 8.0
4 叶留生 4 2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沟鞭藻化石
吐依洛克组
塔里木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