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化学混凝-铁炭微电解-电渗析技术对钻井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废水pH和反应时间是影响铁炭微电解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废水pH为1.5,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COD去除率为50%;在电渗析除Cl-过程中,采取直流方式出水时,在进水流量为20 L/h、操作电压为30 V、运行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Cl-去除率可达75%;而采取循环方式出水时,运行时间是影响电渗析除Cl-效果的主要因素,当运行时间大于等于60 min时,出水中Cl-的质量浓度低于350 mg/L,达到DB51/190-1993<四川省污水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排放标准.
推荐文章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综述
焦化废水
深度处理
生化法
物化法
高级氧化
气井钻井废水深度处理实验研究
气井
钻井
污水
Fenton试剂
催化氧化
污水处理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印染废水
回用技术
工业废水
输送泵
橇装式钻井废水深度连续处理装置及其应用
橇装式
钻井废水
处理装置
连续处理
现场应用
达标处理
川渝气区
清洁生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田钻井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来源期刊 化工环保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钻井废水 混凝 铁炭微电解 电渗析 氯离子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治理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31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1878.2008.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川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47 547 12.0 22.0
2 蒋丽春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6 23 3.0 4.0
3 刘渝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22 127 7.0 10.0
4 唐绍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8 48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76)
二级引证文献  (57)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钻井废水
混凝
铁炭微电解
电渗析
氯离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环保
双月刊
1006-1878
11-2215/X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
2-38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0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38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