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不同郁闭度巨桉林下间作鸭茅、多年黑麦草和扁穗牛鞭草,对3种牧草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日进程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并探讨各牧草在不同郁闭度的巨桉林分下生长状况.结果表明,1)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加,3种牧草的叶绿素(Chl)含量增大,间作下牧草的Chl含量和叶绿素b(Chlb)都高于对照(CK),鸭茅和多年黑麦草叶绿素a/b(Chla/Chlb)值随郁闭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2)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加,鸭茅和多年黑麦草光系统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先增加后下降,下降时的林分郁闭度为0.60;鸭茅和多年黑麦草Fv/Fm值大于扁穗牛鞭草,但在间作条件下其Fv/Fm值增加程度小于扁穗牛鞭草;3)3种牧草在对照和间作条件下的光合日进程都是单峰曲线; 鸭茅在林分郁闭度小于0.53时,多年黑麦草在林分郁闭度小于0.42时,其日平均净光合速率(Pn)都高于对照,间作条件下扁穗牛鞭草的Pn低于对照;4)扁穗牛鞭草对照的生物量最高,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加,其生物量逐渐减小,但在不同郁闭度下的生物量均比其他牧草对应郁闭度下的生物量高,在郁闭度为0.56时,扁穗牛鞭草生物量仍大于其他牧草的最大生物量.从总体来看,3种牧草对弱光环境的响应方式不同,鸭茅和多年黑麦草主要表现在提高Chlb含量,而扁穗牛鞭草主要表现在提高Fv/Fm值,3种牧草的耐荫性为鸭茅>多年黑麦草>扁穗牛鞭草.鸭茅在林分郁闭度小于0.54时,多年黑麦草在林分郁闭度小于0.34时,其生物量随郁闭度增加而增加,表明适度的遮荫有助于提高这2种牧草的生物量.
推荐文章
巨桉林草间作模式中牧草的耐阴生理适应性
林草间作
郁闭度
光合特性
抗氧化酶
平均隶属函数法
巨尾桉在岩溶石山生境中的适应性研究(Ⅰ):春季光合生理生态学特性
巨尾桉
光合作用
日变化
通径分析
光曲线
岩溶石山
施氮及不同根系分隔模式对尾巨桉和降香黄檀幼苗叶片氮含量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尾巨桉
降香黄檀
根系分隔
光合生理
叶氮含量
氮水平
椰园/牧草间作:牧草的适应性研究
椰子
牧草
间作
适应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巨桉林草间作模式中牧草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来源期刊 草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巨桉 林草间作 郁闭度 叶绿素 叶绿素荧光 光合速率 生物量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5
页数 8页 分类号 S344.2|S540.1|Q945.79
字数 60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4-5759.2008.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庭兴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258 4634 39.0 52.0
2 刘闯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8 130 5.0 8.0
3 李强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13 241 8.0 13.0
4 李仁洪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3 51 2.0 3.0
5 谢财永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1 45 1.0 1.0
6 吴小山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2 7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5)
共引文献  (483)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353)
二级引证文献  (504)
193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0(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2(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3(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4(3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5(1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0)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1(4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2(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3(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4(6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3)
2015(6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3)
2016(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7(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8(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9(6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3)
2020(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巨桉
林草间作
郁闭度
叶绿素
叶绿素荧光
光合速率
生物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业学报
月刊
1004-5759
62-1105/S
大16开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兰州市61号信箱)
54-84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1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