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随着开发的进行,地层能量日趋衰竭.对定容积油藏注水替油技术进行研究,对单井进行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恢复地层压力,利用油水重力分异增加采出量,通过注水降低油水界面实现压锥.通过深入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在116口井进行了472个注采周期的注水替油开采,累计增油47.88×104t,提高油藏采收率2%以上.
推荐文章
缝洞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注水替凝析油实验
缝洞碳酸盐岩
凝析气藏
高含凝析油
注水替凝析油
高温高压
全直径岩心
缝洞型碳酸盐岩孤立溶洞注水替油实验研究
缝洞型碳酸盐岩
含水率
注水替油
机理
物理模型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油物理模型对比实验研究
缝洞型储层
碳酸盐岩
水驱油物理模型
模拟实验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溶洞描述技术研究
溶洞描述技术
测井识别模式
地球物理识别模式
溶洞识别模式
三维定量建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替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岩 注水替油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44
字数 29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17.2008.05.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海洋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8 44 4.0 6.0
2 邓洪军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9 56 4.0 7.0
3 刘蕊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42 2.0 4.0
4 郭素华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2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61)
二级引证文献  (6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塔河油田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岩
注水替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与工程
双月刊
1673-8217
41-1388/TE
16开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山路
36-11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7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99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