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以Eu3+为代表的稀土离子掺杂氧化镥(Lu2O3)发光粉体的湿化学制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相应的Lu2O3基透明陶瓷材料.以氨水加碳酸氢铵溶液用作复合沉淀剂成功地制备出低团聚、颗粒类乎球形的高烧结活性Lu2O3基纳米发光粉体.采用Fourier红外光谱、差热-热重-质谱联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粉体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在煅烧后获得Lu2O3粉体的晶粒尺寸为30~40nm,比表面积可达18m2/g.该粉体在无需黏结剂或烧结助剂的条件下,经干压等静压成型后于流动H2气氛下经1850℃,6h常压烧结后,可获得具有良好光学透明性的Eu3+掺杂Lu2O3基(Eu:Lu2O3)陶瓷材料,样品的体积密度达理论密度的99.8%,晶粒尺寸为50~60μm.双面抛光1mm厚的Eu3+:Lu2O3陶瓷样品在可见光波段的直线光学透过率可达80%以上,该样品在紫外激发条件下在610nm波长处产生很强的特征发射谱线,是一类有望在射线探测和X光数字成像领域得到应用的高性能探测材料.
推荐文章
掺杂对PTC陶瓷材料影响的研究
PTC
热敏陶瓷
掺杂
钛酸锶钡陶瓷材料的掺杂改性
凝聚态物理
铁电材料
钛酸锶钡
掺杂改性
介电性能
Al2O3对Nb掺杂PTCR陶瓷材料的影响
PTC陶瓷
正温度系数
液相烧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稀土离子掺杂氧化镥透明陶瓷材料
来源期刊 硅酸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氧化镥 透明陶瓷 制备方法 光学透明性 稀土铕离子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5-81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174.75+8.23
字数 43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5648.2008.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鹰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 44 146 8.0 9.0
2 陈启伟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5 103 5.0 5.0
3 施剑林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72 1280 19.0 3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55)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镥
透明陶瓷
制备方法
光学透明性
稀土铕离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学报
月刊
0454-5648
11-2310/TQ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2-69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323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