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探讨其最佳的全麻诱导剂量.方法 将96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全麻诱导均采用咪唑安定0.06 mg/kg、依托咪酯0.3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雷米芬太尼剂量分别为1μ9/kg(R1组)、2μg/kg(R2组)、3μ9/kg(R4组)和4μg/kg(R4组).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2min(T4)、3min(T5)、5min(T6)和10min(T7)的SBP、DBP、HR的变化.结果 与T0比较,各组T1时SBP、DBP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R1组T2、T3时SBP显著升高(P<0.05).与T0比较,各组患者T1时的HR均明显减慢(P<0.01),R1组患者T2、T3时HR显著增快(P<0.05或P<0.01).R2、R3组气管插管期间血压波动幅度均较R1、R4组小(P<0.05).结论 采用2~3μg/kg的雷米芬太尼麻醉诱导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临床麻醉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应激反应 气管插管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4-48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
字数 239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玲英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22 37 4.0 5.0
2 杨小霖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59 192 7.0 10.0
3 汪芳俊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29 110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59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雷米芬太尼
应激反应
气管插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月刊
1004-5805
32-1211/R
大16开
南京市紫竹林3号
28-3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9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31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