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属于近缘种、外形极似的药材垂盆草与佛甲草进行鉴定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显微鉴定法研究两者茎的横切面及粉末的显微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比较两者的异同.结果:垂盆草与佛甲草茎横切面组织特征十分相似,但在导管数目、髓部形状及含紫红色物质的细胞数目等有显著差异.对8月份样品而言,前者导管数一般仅有35-58个,髓部多呈三角形;后者则多达75-150个,髓部呈"Y"形.两者的薄层色谱也有较大不同.此外,不同采集期的样品在显微特征上存在某些明显差异.结论:研究结果为两种药材的应用提供了鉴定参考依据,并提示近缘植物药的显微鉴定应注意排除共性.
推荐文章
"一测多评"法同步定量、定性分析 垂盆草药材中3种有效成分
垂盆草
一测多评
槲皮素
山柰素
异鼠李素
应用位点特异性扩增反应鉴别垂盆草及其近缘植物
垂盆草
近缘种
位点特异性
分子鉴别
两面针与混伪品及近缘种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两面针
DNA条形码
rbcL、trnH-psbA、ITS2序列
鉴定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缘种药材垂盆草与佛甲草的比较鉴定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近缘种 垂盆草 佛甲草 比较鉴定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1-2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
字数 30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燃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0 73 4.0 8.0
2 万定荣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2 499 12.0 16.0
3 汪玉娟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58)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缘种
垂盆草
佛甲草
比较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