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合成了两个含蒽酰亚胺基团的新配体N-(2-(6-氨基吡啶))-9-蒽酰亚胺(L1)和N,N'-(2,6-吡啶基)-二(9-蒽酰亚胺)(L2),以及L1的铜(Ⅰ)配合物[CuL1(PPh3)2](BF4)(1),并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光谱性质.理论计算表明配体L1配位前为反式构象,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显示L1配位后发生结构扭曲呈顺式构象,羰基氧原子与铜(Ⅰ)离子配位.光谱研究表明配体L1和配合物1都表现出蒽的特征吸收和发射峰.
推荐文章
有机铜(Ⅱ)配合物的合成
发光材料
有机铜(Ⅱ)配合物
蓝色荧光
合成
吡啶基双酰肼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
双酰肼
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苯甲酰丙酮缩水杨酰腙络镍铜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配合物
苯甲酰丙酮
水杨酰腙
含有萘酰亚胺单元的铕配合物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Eu配合物
萘酰亚胺
能量传递
发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有蒽酰亚胺的铜(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谱研究
来源期刊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铜(Ⅰ)配合物 氧配位 晶体结构 光谱性质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7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4
字数 314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文甫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23 46 4.0 5.0
2 迟绍明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5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Ⅰ)配合物
氧配位
晶体结构
光谱性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双月刊
1674-0475
11-5604/O6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中科院理化所
2-383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33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