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壹、前言鲁迅擅于利用文学的力量来改造社会,改造国民性。所以,他无论是写小说或者是写杂文,都着重在对旧社会和传统封建思想的批判。在1922年12月他更做了一项革新,完成了《补天》一文,企图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重新赋予人物新生命、新意义,使之与现代社会作结合,进而使全民能自知自觉。
推荐文章
女娲造人神话文化意义阐释
女娲
图腾崇拜
女性
黄土
阶级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形象
鲁迅
妇女形象
可怜
抗争
关于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心理内涵探讨
鲁迅
小说作品
人物形象
心理内涵
鲁迅和雨果笔下的“看客"形象解读
鲁迅
雨果
看客形象
比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鲁迅对女娲形象再造之时代意义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鲁迅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人物 企图 文学 改造社会 女娲 补天 神话 杂文 国民性 时代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36
页数 19页 分类号 I21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明秀 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物
企图
文学
改造社会
女娲
补天
神话
杂文
国民性
时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鲁迅研究
季刊
32开
上海市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