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5、监督法为什么历时20年才出台? 监督法从1986年开始酝酿,经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轮组织起草,到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后通过,可谓“二十年磨一剑”。监督法的制定为什么搞了这么长时间,主要是因为这部法律的政治性很强,涉及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涉及如何处理好加强人大监督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如何处理处加强人大监督与支持政府、法院、检察院依法开展工作的关系,如何准确把握人大监督的特点和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的优势,归根结底,涉及如何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实践,积累经验,统一认识。
推荐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病防治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修改《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的必要性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
修改
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品安全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学习问答
来源期刊 青海人大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监督法 学习问答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人大监督 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体制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5
页数 2页 分类号 D6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监督法
学习问答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人大监督
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体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人大
双月刊
63-1057/D
西宁五一路16号
出版文献量(篇)
181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