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试验研究表明,新稻10号具有稳产性好,株叶形态结构合理,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籽粒饱满,米质优,成熟落黄好等特点.在沿黄稻区种植比当地当家品种豫粳6号早熟12~14d.要获得高产,在栽培上应主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兼顾千粒重和结实率.
推荐文章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
高产
栽培技术
优质稻中浙优10号机插产量结构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浙优10号
机插
产量结构
相关分析
栽培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稻10的产量构成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期刊 种业导刊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新稻10号 产量构成因素 栽培技术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繁育制种与引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4
页数 2页 分类号 S5
字数 16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4749.2008.02.0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稻10号
产量构成因素
栽培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种业导刊
双月刊
1003-4749
41-13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
36-11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1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0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