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美国,关于黑人是否也具有和白人一样正常人性的争论,从18世纪美国奴隶制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也直接关涉到美国发生的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在美国历史上,白人往往通过否定黑人人性以达到其高人一等的目的,而黑人知识分子则不遗余力地为黑人的人性辩护.拉尔夫·埃利森通过对梅尔维尔、福克纳和马克·吐温等19世纪美国经典白人作家的作品解读,赞赏了这些作家在肯定黑人人性时表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运用高度象征性和颠覆性的语言,展示了黑人的人性,揭示了白人的非人性;并通过"斯芬克斯之谜"典故的阐释,对普遍意义上的人性作了探讨,体现了作者对所有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关注,从而超越了以斯陀夫人小说为代表的注重道义宣传的传统文学,以及以理查德·赖特的创作为代表的注重态度强硬的抗议与暴力表达的自然主义文学,体现出回归与提升19世纪人文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精神的创作倾向.
推荐文章
论《看不见的人》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
拉尔夫·埃里森
<看不见的人>
象征主义
莫利森的非洲情结--试析《所罗门之歌》的黑色文化底蕴
<所罗门之歌>
非洲情节
黑色文化底蕴
民族身份认同
文化独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拉尔夫·埃利森对黑人人性的剖析
来源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拉尔夫·埃利森 人性 非人性化 斯芬克斯之谜 隐喻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8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B5
字数 124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5/j.issn.1008-942X.2008.01.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惠娟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36 215 10.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拉尔夫·埃利森
人性
非人性化
斯芬克斯之谜
隐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8-942X
33-1237/C
大16开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32-3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612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