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笔者在民行检察实践中发现,即使原判决正确,但由于对当事人的解释疏导工作不到位,个别当事人仍然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对法院及社会抱有不满情绪。即使再审后改变原错误判决,也存在着当事人一方满意,另一方积怨加深,甚至怨恨人民法院等影响和谐稳定的隐患。因此,如果在民行申诉阶段由检察机关搭建平台,建立当事人和解机制,既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也契合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趋势。所谓申诉和解,是指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在检察机关申诉过程中就诉争的问题作出相互让步以达到终结诉争的合意。由于申诉和解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愿,系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可以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更能体现检察监督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推荐文章
基层检察院民行检察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民行检察
民行检察监督
改革与完善
浅谈做好检察技术文证审查工作的必要性
检察技术
工作
监督
审查
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制度研究
民事执行
检察监督
制度
浅谈建立完善校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必要性
校务监督
委员会
民主管理
干群矛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民行检察监督引进和解机制的必要性
来源期刊 天津检察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和解协议 检察监督 构建和谐社会 引进 人民法院 检察机关 法律效果 当事人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3
页数 2页 分类号 D92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广军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和解协议
检察监督
构建和谐社会
引进
人民法院
检察机关
法律效果
当事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检察
双月刊
天津市河西区南兴道368号
出版文献量(篇)
3706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