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温度对小麦白粉病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此病害适宜发生的温度为15~20℃,低于10℃或高于25℃对该病有明显抑制作用.当温度高于26℃时.试验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终止小麦白粉病病程的时间缩短,据此建立了不同温度(x)与相应终止病程的时间(y)的关系模型为y=21 900e-0.303 5x(X2=1.65<X20.05,7=14.07).同时,根据高温区病害的严重度(y)与温度(x)的试验数据,建立了其关系模型为:y=-3.00x+76.60(r2=0.922 1**),由此计算获得了连续10 d(一个病程时间)温度为25.53℃即可终止此病害的病程.该试验结果将为小麦白粉病的越夏区划提供基础数据.
推荐文章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导入的研究
小麦
簇毛麦
小麦白粉病
AFLP分析
小麦白粉病的识别与防治
小麦
白粉病
症状
防治
小麦抗白粉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分子标记
分子育种
小麦白粉病抗性QTL分析
小麦
白粉病
QTL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白粉病与温度的定量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植物保护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 温度 模型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5.121.46
字数 29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29-1542.2008.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益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7 1009 19.0 29.0
2 段霞瑜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2 1049 19.0 30.0
3 李伯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3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00)
二级引证文献  (294)
194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4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5(5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6(5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7(6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3)
2018(3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9(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白粉菌
温度
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保护
双月刊
0529-1542
11-1982/S
大16开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2-483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4206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zc.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能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