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兰坪、玉树及沱沱河地区,广泛发育包括金顶超大型矿床在内的大量新生代Pb、Zn、Cu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均产于该高原东缘晚碰撞构造转换环境,主体赋存于第三纪前陆盆地内部,以沉积岩容矿,与岩浆活动无关,受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显著区别于世界已知的各类以沉积岩容矿的贱金属矿床.研究表明,伴随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而产生一系列逆冲断裂系,将前陆盆地侧缘的中生代地层切割成叠置的构造岩片,并推覆叠置于盆地沉积地层之上,形成单冲式或对冲式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并控制了Pb-Zn-Ag-C矿床的形成与发育.根据逆冲推覆构造控矿式样和矿化特征,可以识别出4种矿床式:①产于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前锋带"构造穹隆+岩性圈闭"内的金顶式Zn-Pb矿床;②受控于前锋带冲起构造的河西.三山式Pb-Zn-Ag-Cu矿床;③产于主逆冲断裂带派生的次级断层或平移断层内的富隆厂式Ag-Cu或Cu矿床;④产于主逆冲断裂上盘灰岩层间破碎带内的东莫扎抓式Pb-Zn矿床.这些矿床的矿体多受不同级次的断裂控制,多孔砂岩、白云岩化灰岩及构造破碎带是有利矿化部位.多数矿体显示开放空间充填成矿特点,少数显示层控性,属后生成矿.金属矿物组合主要为低Fe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组合及低温Cu硫化物(黝铜矿系列为主)+Ag硫化物(辉银矿、黝银矿、汞银矿)+方铅矿±闪锌矿组合,脉石矿物组合主要为方解石±重晶石±萤石±白云石±天青石,局部见沥青.成矿流体以盐水体系为主,盐度w(NaCleq)变化于1%~28.0%之间,成矿温度较低,通常在80~190 ℃,显示盆地卤水±大气降水的特点.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对矿床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其深部拆离滑脱带可能是流体流长距离侧向迁移的优选通道,主逆冲断裂是成矿流体垂向运移和向上排泄的主要途径,浅部各类样式的逆冲构造是流体汇聚的主要场所.成矿物质以盆地沉积岩贡献为主,部分可能来自幔源岩石.矿床金属组合可能与成矿流体迁移-汇聚过程中流经岩石的性质有关:矿区发育灰岩建造时,出现Zn-Pb(Zn多于Pb)矿化;若发育碎屑岩建造,尤其是红层,则出现Cu-Ag(-Pb)矿化.因此,笔者将这种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新类型矿床称之为造山型Pb-Zn-Ag-Cu矿床,其成矿模式可表述为:伴随着印度-亚洲大陆持续碰撞,青藏高原东、北缘中生代构造岩片向盆地中央推覆并置,形成单冲式或对冲式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流体从造山带沿拆离滑脱带长距离向前陆盆地方向运移,运移过程中淋滤围岩的金属物质,通过主逆冲断裂垂向沟通,进入浅部各式逆冲构造部位从而形成不同样式的矿床.经综合分析,提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受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贱金属矿床的勘查要素.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构造背景、时空分布和主要类型
造山带
成矿作用
矿床类型
时空分布
主控因素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Ⅲ. 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
地质学
后碰撞
钾质岩浆岩
成矿作用
深部过程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Ⅰ.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
地质学
大陆碰撞造山
构造-岩浆作用
深部过程
成矿作用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Ⅱ.晚碰撞转换成矿作用
地质学
晚碰撞
转换成矿
动力学背景
深部过程
构造控制
造山带
青藏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Pb-Zn-Ag-Cu矿床新类型:成矿基本特征与构造控矿模型
来源期刊 矿床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质学 Pb-Zn-Ag-Cu矿床 成矿特征 构造控矿模型 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碰撞造山带 青藏高原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144
页数 22页 分类号 P618.42|P618.43|P618.52
字数 242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7106.2008.02.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2)
共引文献  (919)
参考文献  (6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3)
同被引文献  (941)
二级引证文献  (1310)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6(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1990(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2(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3(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4(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95(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6(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7(4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8)
1998(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1)
19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4)
2001(4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2(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0)
2003(61)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53)
2004(40)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5(33)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27)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33)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1(76)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62)
2012(65)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3(101)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86)
2014(119)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08)
2015(189)
  • 引证文献(20)
  • 二级引证文献(169)
2016(160)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48)
2017(200)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184)
2018(21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02)
2019(19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84)
2020(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质学
Pb-Zn-Ag-Cu矿床
成矿特征
构造控矿模型
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碰撞造山带
青藏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床地质
双月刊
0258-7106
11-1965/P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百万庄路26号
82-45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3501
相关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zc.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能源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