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洞庭湖区连年发生不同程度的农业旱灾.在明确农业旱灾定义的基础上,依据2000~2007年湖区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综合分析了农业旱灾特点及其成因.分析表明:湖区农业旱灾具有发生频率高,灾情重,连季性和连年性以及成灾率高(50%以上),受灾体类型增多等显著特点.导致农业旱灾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用水高峰期连年降雨量偏少,蒸发量大;汛期(4~9月)入湖水量减少,水位偏低;受旱体类型,密度、价值以及抗旱资金投入差异较大.在这些影响因素中,三口断流天数增加,引起入湖水量大幅度减少是直接原因之一,这意味着三峡工程蓄水,对洞庭湖区产生了新的环境效应.
推荐文章
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洞庭湖区
农业面源污染
现状
防治对策
洞庭湖区湖垸农业与退田还湖区替代农业模式研究
洞庭湖区
湖垸农业
洪涝灾害
退田还湖
替代农业
洞庭湖区湿地景观变化分析
湿地
洞庭湖区
景观变化
生态功能
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农业面源污染
现状分析
危害
防治对策
洞庭湖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洞庭湖区2000年~2007年农业干旱灾害特点及成因分析
来源期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农业旱灾 降雨量 湖泊水量 洞庭湖区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P338.6|S4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克林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179 5025 39.0 62.0
2 周和平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0 130 5.0 10.0
3 李景保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41 1904 27.0 37.0
4 杨燕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 424 10.0 20.0
5 尹辉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4 122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56)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业旱灾
降雨量
湖泊水量
洞庭湖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2-643X
61-1413/TV
大16开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农路22号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2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