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试验比较的基础上,评价了传热管内传热强化幅度的大小、阻力性能及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在雷诺数为8 000~43 000的范围内,流体动力自转式光滑螺旋扭带、斜齿螺旋扭带、平齿带和钢丝螺旋线的传热强化幅度分别为14 %、33 %、39.5 %和16.5 %;在Re低于10 000的范围,采用平齿带和斜齿螺旋扭带效果较好;钢丝螺旋线和光滑螺旋扭带在 Re=12 500达到最佳;在Re高于10 000的广阔范围,选用钢丝螺旋线和光滑螺旋扭带更合理.
推荐文章
管内扰流元件的强化传热原理与性能指标研究进展
扰流元件
强化传热
性能指标
计算流体力学
优化设计
一种自动清洗式传热强化新元件——旋流口椭圆齿平带
自动清洗
椭圆齿平带
力矩
强化传热
流动阻力
管内清洗防垢螺旋齿管的流体动力优化设计
螺旋齿管
自动清洗
动力矩
传热强化
流体阻力
内置转子组合式强化传热装置换热管内流体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转子组合式强化传热装置
强化传热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管内流体动力清洗式传热强化元件的性能比较
来源期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传热强化 扭带 平带 螺旋线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3
页数 3页 分类号 TB657.5
字数 21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08.0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德其 湖南工业大学过程装备研究所 30 130 6.0 10.0
2 李群松 31 87 5.0 8.0
3 向寓华 47 127 6.0 8.0
4 俞天兰 湖南工业大学过程装备研究所 38 152 6.0 10.0
5 姚雪峰 湖南工业大学过程装备研究所 4 10 2.0 3.0
6 易伟 湖南工业大学过程装备研究所 4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传热强化
扭带
平带
螺旋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9833
43-1468/T
大16开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88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5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5502
相关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hnjykxgh.com/zcfg/show.asp?articleID=910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