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修复额眶部复杂骨质缺损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对额眶部复杂骨质缺损的病例采用螺旋CT扫描取得缺损部位骨组织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重建,得到数字化模型,通过机械工程快速成型技术得到实体模型,在计算机上对数字化模型进行术前测量、模拟手术,并计算求得修复体模型,选择合适的材料加工得到修复体后,通过实体模型的模拟手术进行验证和修改,术中植入受区.结果 本组患者12例,其中额眶颧骨折4例,眉弓缺损1例,陈旧性额眶颧骨折7例.术后额眶部形态满意,双侧眉弓对称.随访1~2年,1例发生术后1月感染,取出植人体,余均无植入体外露、变形及形态不满意.结论 采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术前取样、计算机模拟手术、实体模型模拟手术,并术前预制修复体,降低了额眶部复杂骨质缺损的一期修复与重建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
推荐文章
数字化检测技术在模具修复中的研究与应用
数字化检测
模具修复
冲压模具
数字化钛网塑形应用于颅骨缺损修复的临床分析
颅骨缺损
钛网
数字化塑形
三维成像
个体化EH复合材料修复额眶部骨缺损
个体化
EH材料
颅骨缺损
综合护理干预在牙体缺损数字化印模技术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护理
牙体缺损
全瓷修复术
数字化印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数字化模拟技术在额眶部复杂骨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国际外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计算机模拟 快速成型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24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28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03.2008.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永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整形美容中心 29 230 9.0 12.0
2 戴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整形美容中心 10 68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字化技术
计算机模拟
快速成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外科学杂志
月刊
1673-4203
11-539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2-606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2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43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