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勉略缝合带是华北与华南大陆于印支期完成拼合的主要拼接带,在中国大陆的形成与演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勉略带的东、西延伸至今没有确定的结论,尤其陕西省勉县以东到湖北随州一带,还没有找到确凿的缝合带的证据.已发表的文章多认为勉略带在勉县以东到达宁陕县两河口之后向南转折,沿着高川岩片的位置顺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向东延伸到湖北随州一带.本文的研究表明,高川岩片是一个独立于大巴山构造带的外来地质体,称之为高川地体.高川地体是一个由近南北向右行走滑断层与轴向近南北向的走滑剪切褶皱构造组成的右行走滑构造系统.是大巴山冲断推覆构造向南推覆过程中从原勉略缝合带中挤过来的一片,仅仅是被挟持在大巴山冲断-推覆构造带与大巴山前陆构造带之间的地壳浅层地质体.因此.高川地体现在的位置不能代表勉略带向东的延伸.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也不是中国南北大陆最终碰撞拼贴的位置.
推荐文章
大巴山逆冲推覆带构造扩展变形的年代学制约
热年代学
构造变形
逆冲推覆带
大巴山
大巴山前陆西段叠加构造变形分析及其构造应力场特征
大巴山前陆
叠加变形
构造应力场
印支运动
南大巴山造山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构造特征
变形(地质)
油气勘探
造山运动
大巴山
大巴山区笋竹产业潜力与资源培植配置
大巴山区
笋竹产业
经营转换
资源培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巴山西段高川地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大巴山构造带 高川地体 勉略缝合带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31-2044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88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8.1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健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71 2584 25.0 49.0
2 董树文 105 3543 33.0 57.0
3 施炜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64 1910 21.0 42.0
4 孟庆任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5 1465 23.0 38.0
5 陈虹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7 216 8.0 14.0
6 武国利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5 114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1)
共引文献  (552)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74)
二级引证文献  (321)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1996(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5)
1997(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0)
1998(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9(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0(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4(5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5(4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6(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7(5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8(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9(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巴山构造带
高川地体
勉略缝合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