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煤层作为煤层气的源岩和储集层,与常规天然气储层不同在于煤储层是一种双孔隙岩层,由基质孔隙和裂隙组成,且有自身独特的割理系统,基质孔隙和割理的大小、形态、孔隙度和连通性等决定了煤层气的储集、运移和产出,其中以割理系统对煤层气的产出最为重要.本文以沁水煤田为例,对煤层割理、割理填充物类型、充填方式、自生矿物形成时代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填充物形成的先后顺序,并根据填充物的形成时代、煤层埋藏史等提出了割理形成的3种机制:埋藏增压机制;岩浆诱发机制;抬升卸压机制.
推荐文章
沁水盆地煤层割理系统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沁水盆地
煤层气
煤层
储集层
割理
形成
机理
填充物
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探及地质分析
沁水盆地
煤成气
高渗透油气藏
勘探方针
开发研究
沁水盆地煤层割理系统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沁水盆地
煤层气
煤层
储集层
割理
形成
机理
填充物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成藏机理
沁水盆地
煤成气
气藏形成
机理
地下水
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沁水盆地煤层割理的充填特征及形成过程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煤层气 煤储层 割理 填充物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6-1381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48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01-5717.2008.10.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永尚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38 646 12.0 24.0
2 刘洪林 91 3488 31.0 57.0
3 邓泽 17 309 9.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69)
二级引证文献  (197)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2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7(3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8(4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9(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20(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层气
煤储层
割理
填充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