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体模检测和病例检查的对照研究,比较计算机X射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新旧两种不同成像板(IP)对影像质量和病人辐射的影响,探讨新旧IP的使用原则.方法 对新旧IP进行常规暗噪声、均匀性和一致性、擦除完全性检测;根据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代DD)技术,75 kV 时新旧IP对体模T0.16进行摄影,请3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所得影像进行观察评分,计算阈值检测指数HT(A);结合临床用相同曝光条件,不同的IP分别对膝关节、胸部、腰椎进行投照,请3位放射专家进行双盲阅片,评价影像质量.结果 新旧IP在物理指标上基本相同,在相同曝光条件下,新IP的检测能力高于旧IP,当旧IP提高20%的辐射剂量后,旧IP检测能力接近新IP.结论 随着IP使用次数的增加,需逐步提高曝光剂量才能保证影像质量;若保持原有剂量不变,IP的检测能力就会下降,将影响疾病的诊断.
推荐文章
成像板对X射线的能量响应
成像板
能量响应
X射线
衰减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计算机X射线摄影新旧成像板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计算机X射线摄影 成像板 质量控制 阈值对比度 细节检测能力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辐射剂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6-28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81
字数 33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8.03.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章伟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37 178 7.0 11.0
2 王加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31 80 6.0 7.0
3 丁文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12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计算机X射线摄影
成像板
质量控制
阈值对比度
细节检测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月刊
0254-5098
11-2271/R
16开
北京市德外新康街2号
18-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449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