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 h,再灌注6 h;后处理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 h,于再灌注前15 min耳缘静脉注射缬沙坦(30 mg/kg),再灌注6 h;药物干预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 h,于再灌注前15 min耳缘静脉注射缬沙坦(30 mg/kg),再灌注前5 min给予蛋白激酶C抑制剂GF109203X (0.05 mg/kg)耳缘静脉注射持续5 min,最后心肌再灌注6 h.处死家兔,取缺血坏死区心肌常规制作石蜡切片,光镜下观察缺血坏死区心肌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程度,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中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和药物干预组比较,后处理组心肌组织结构变化轻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F=4.58,q=3.321、4.001,P<0.01),Bcl-2表达明显增多(F=7.23,q=4.730、4.580,P<0.01),Bax表达明显减少(F=8.35,q=4.684、5.275,P<0.01).而药物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检测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缬沙坦后处理可减少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并影响Bcl-2、Bax蛋白的表达,从而对缺血心肌产生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激活蛋白激酶C有关.
推荐文章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白藜芦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白藜芦醇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梗塞
脂质过氧化
心肌缺血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预处理
心肌缺血后处理
心肌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缬沙坦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细胞凋亡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0-49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2.22
字数 29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松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82 284 10.0 13.0
2 蔡尚郎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168 633 10.0 16.0
3 张文忠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21 120 6.0 10.0
4 宁险峰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20 97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细胞凋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4488
37-1356/R
大16开
青岛市登州路38号
24-126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5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