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VTLP方案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4例ALL初治患者采用VTLP方案(长春新碱2 mg,第1、8天,根据骨髓象、血象于第15、22天重复,吡柔比星25 mg/m2第1天至第3天,根据骨髓象、血象于第15天至第17天重复,左旋门冬酰胺酶1×104U第1天至第7天)治疗,同时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初治1个疗程有效率为85.9%,其中Ph染色体阳性患者的有效率为71%,低于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类型的总有效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种类型ALL中伴髓系表达的ALL的完全缓解率60%,低于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类型的完伞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分级比较的统计发现血象下降的不良反应均为Ⅲ~Ⅳ级.消化道反应、转氨酶升高、淀粉酶升高、高血压、血糖高等均以0~Ⅱ级为多,经埘症处理后可以恢复正常.未见明显心脏毒性.结论 VTLP方案可以替代VDLP方案作为初发AIJL的一线方案,且无心脏毒副作用.
推荐文章
H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难治性
复发性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HAG
MA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米托蒽醌
阿糖胞苷
MA方案
诱导治疗
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效果初步研究
吡柔比星
联合化疗方案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VTLP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4例
来源期刊 白血病·淋巴瘤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 药物疗法,国联合 疗效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9-4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3.71
字数 20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9921.2008.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健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24 103 5.0 9.0
2 王志红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19 63 5.0 6.0
3 曹永彬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17 55 5.0 6.0
4 徐丽昕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11 44 5.0 6.0
5 李晓红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23 139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
药物疗法,国联合
疗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白血病·淋巴瘤
月刊
1009-9921
11-5356/R
大16开
太原市职工新街3号
22-10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3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105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