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龙16井是四川盆地川北低平褶皱带九龙山构造上的一口重点预探井,原设计四开四完井身结构,213 mm井眼钻至下二叠系志留系完钻.钻井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认识程度有限,纵向上分布多套产层并具有超高压特点,地层裂缝发育,多次出现涌漏同存复杂情况,被迫提前在飞仙关地层下入177.8 mm套管固井以封隔上部复杂井段.为科学评价九龙山构造二叠系深部主要目的层和为油气开发创造条件,采用149.2 mm钻头钻至5 988.00 m茅口组地层完钻并进行了尾管固井作业.固井作业前井下条件十分复杂,钻井液密度高达2.34 g/cm3仍有强烈的油气显示,井温达139.6 ℃,该井固井集中体现了典型高温高压深井小井眼尾管固井的重大技术难点,该井的施工成功和各项配套工程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为高温高压深井固井作业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推荐文章
高温高压小井眼尾管固井技术应用
深井
高温高压
尾管固井
顺南井区高温高压防气窜尾管固井技术
尾管固井
高温高压井
防气窜
胶乳水泥浆
液硅
硅砂
强度衰退
提高小井眼固井质量研究
四川盆地
小井眼
井径扩大
现场试验
固井
歧深1井高温深层小间隙尾管固井技术
深井
高温
小间隙尾管
固井
大港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龙16井高温高压小井眼尾管固井技术
来源期刊 钻采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深井 高温高压 尾管固井 应用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钻井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256+.4
字数 32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68X.2008.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力会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41 412 12.0 18.0
2 陈敏 6 23 3.0 4.0
3 林强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15 57 5.0 7.0
7 袁小兵 1 8 1.0 1.0
8 毛丹 3 19 2.0 3.0
9 刘东丰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深井
高温高压
尾管固井
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6-768X
51-1177/TE
大16开
四川广汉中山大道南二段
62-4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5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