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长82亚油层组是甘肃庆城地区庄19井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中储集砂岩相对富集的层位,但砂岩低渗透性的特点显著,成为影响该区石油储产量增长的主要地质因素.结合前人的相关工作,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分析、储层岩石实验测试等工作,详细地分析了庄19井区长82亚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的地质特征,认为沉积微相和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控制低渗透性储集砂岩发育和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寻找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代表的有利储集相带砂岩体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推荐文章
英旺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
英旺油田
三叠系
长8油层
孔隙结构
储层特征
西昌盆地上三叠统储层特征研究
西昌盆地
上三叠统
致密砂岩
储层特征
陕北志丹地区三叠统延长组长6沉积微相研究
志丹地区
延长组长6
沉积微相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含气页岩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
晚三叠世
含气泥页岩
地质特征
页岩气富集规律
资源评价
地质资源量
体积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肃庆城庄19井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2亚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的地质特征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庆城庄19井区 长82亚油层组 沉积微相 砂岩组分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及物性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矿产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4-854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618.13|P618.130.2+1|P534.51
字数 84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8.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虎 10 115 4.0 10.0
2 鲁洪江 19 251 7.0 15.0
3 谢正温 9 262 4.0 9.0
4 谢渊 24 233 7.0 15.0
5 刘国良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34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庆城庄19井区
长82亚油层组
沉积微相
砂岩组分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及物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