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景泰县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干旱缺水.20世纪70~80年代,国家建成景电一、二期高扬程电力引黄提灌工程为本区解决了主要的水资源,农业生产得到了飞跃发展,但相继而来引起低洼地带的红跃村土地盐溃化等环境退化问题.在GEF/OP12甘肃项目示范点景泰县红跃村前期研究基础上,用农户基线调查方法进行资料的进一步收集整理,分析项目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已有耕地盐渍化,民生问题严重;作物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良灌溉方式导致水位抬高、水质变差;周边植被减少、土地沙化.提出项目后自我发展建议:转变观念,推广节水技术,调整作物结构,树立IEM理念、弘杨生态文化,确立持续发展目标.
推荐文章
景电灌区开发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景电灌区
开发
区域
生态环境
引黄灌区种植苜蓿对盐渍化土地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景泰县红跃村为例
引黄灌区
次生盐溃化土地
理化性状
苜蓿产业化
恢复治理
河口村水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生态环境
自然保护区
河口村水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景电灌溉工程对红跃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景泰县红跃村生态环境调查研究
来源期刊 甘肃林业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红跃村 退化土地 盐渍化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恢复技术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X320.13
字数 49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0960.2008.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淑娟 15 71 5.0 8.0
2 李发明 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省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2 2 1.0 1.0
3 刘世增 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省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3 2 1.0 1.0
4 满多清 甘肃省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5 28 3.0 5.0
5 万国北 3 8 2.0 2.0
6 程秀英 2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跃村
退化土地
盐渍化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恢复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林业科技
季刊
1006-0960
62-1059/S
16开
甘肃省兰州市段家滩69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