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上海老城厢城市景观演变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分析了主导这一过程的驱动因素及其相互闻的关系.在人为侵占与河浜自然属性的交互作用下,"因浜成路"一直是上海老城厢独具特色的城市扩展方武;19世纪下半叶,传统的环境基础加上西方公共卫生观念的介入,使原来民闻层面上的"园浜成路"发展为官方主导下的"填浜筑路",主干河浜消亡的速度骤然加快.这虽然局部改善了老城厢的市容与卫生状况,却对整体的水网生态和后来的城市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一过程中的内在规律,恰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闻的耦合关系和互动尺度做出了注解,因而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海老城厢:一个江南城市的景观演变史及其动力机制
来源期刊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城市景观 河浜 利用方式 环境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
页数 11页 分类号 K928.5
字数 1488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俊范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4 4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景观
河浜
利用方式
环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季刊
1001-5205
61-1027/K
大16开
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5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