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南黄海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海水浅,海底多次波和层间多次波发育且与有效反射波混合在一起,使之真假难辨.通过已有的w5-st1井的测井岩石物性分析,建立2D地质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实现全波场模拟地震记录.通过分析模拟地震记录的速度特征可以看出,1 800 ms以下的深层能量团变化不大,这说明多次波能量太强,有效反射太弱,致使我们看不到有效的能量反射.通过波场快照并结合多种识别多次波的方法可以看出,与T7界面有关的短程多次波比较发育,严重干扰了有效反射.实际地震记录的速度特征和我们模拟的地震记录的速度特征基本一致,都是多次波强能量团严重干扰了有效波的反射.可以通过预测反褶积、波动方程延拓以及τ-P变换来有效衰减多次波.
推荐文章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热演化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苏北—南黄海盆地
磷灰石裂变径迹
构造热演化
古生代
烃源岩
二次生烃
“古生新储”型油气藏
春季南黄海溶解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受控因素
南黄海
溶解有机碳
分布
控制因素
夏季南黄海西部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南黄海
溶解氧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南黄海盆地前第三系油气地质特征
南黄海盆地
前新生代
勿南沙隆起
石油
天然气
地质
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黄海多次波特征及其速度分析
来源期刊 海洋地质动态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多次波 速度特征 反射系数 南黄海
年,卷(期) 2008,(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3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31.443
字数 28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2722.2008.08.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志强 53 584 14.0 21.0
5 刘怀山 80 896 17.0 26.0
6 张一波 4 80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71)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次波
速度特征
反射系数
南黄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地质前沿
月刊
1009-2722
37-1475/P
大16开
青岛市福州南路62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0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