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卫星设计中,外热流分析是温度场计算的基础,也是极端工况选择的依据.非太阳同步倾斜轨道卫星外热流变化非常复杂,一般需要采用组合散热面的设计方法,这些都使得卫星极端外热流工况难于判断,给整星热分析以及热设计造成很大困难.通过合理的分析与简化,推导出倾斜轨道六面体卫星空间外热流的解析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地球反照周期平均值的简化计算方法,利用Nevada软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以某倾斜轨道卫星为例对其空间外热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轨道空间外热流模型与专业软件计算结果之间误差很小,应用这一模型可以方便地分析倾斜轨道六面体卫星外热流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出卫星极端吸收外热流工况,为卫星高低温工况确定提供相关的设计依据.
推荐文章
六面体小微卫星散热面最优化设计
外热流
散热面
最优化设计
小微卫星
基于单幅平行六面体图的空间测量
平行六面体
单应矩阵
空间测量
倾斜轨道卫星极端外热流分析
卫星极端外热流
解析模型
光照角
太阳辐射
轨道高度
轨道倾角
时间步长
散热面
凹六面体CuPt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甲醇电催化性能
凹六面体
CuPt合金
纳米粒子
甲醇
电催化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倾斜轨道六面体卫星极端外热流解析模型
来源期刊 宇航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外热流 太阳辐照 地球反照 散热面 极端工况 模型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飞行器设计与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4-759
页数 6页 分类号 V416
字数 51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3/j.issn.1000-1328.2008.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欣 10 60 4.0 7.0
2 张加迅 20 232 8.0 14.0
3 宁献文 7 41 4.0 6.0
4 江海 2 3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63)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热流
太阳辐照
地球反照
散热面
极端工况
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宇航学报
月刊
1000-1328
11-2053/V
16开
北京838信箱
2-16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8725
论文1v1指导